第八十四章 突闻张辽

    本以为晚上无事,李孟羲早早睡了。
    刚睡下没多久,他听到了脚步声,眼睛一睁,眼睛余光看见了光亮。李孟羲一下坐直了身体坐了起来。
    果不其然,晚上会来找自己的,除了关羽,还能有谁。
    “孟羲,可曾睡下?”关羽走来问。
    “我还没睡,有事吗?”李孟羲边找衣服边问。
    “夜间无事,找你聊聊。”关羽手里拿着火把,火把微侧,给李孟羲照着光亮。
    李孟羲三两下穿完了衣服,临走时帮弟弟掖好了被角。
    想了一下,白天扎好的头盔李孟羲顺手抄起拿走了。
    今夜没有烤肉等着李孟羲了,兔子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。
    篝火旁,刘备正添新柴。
    李孟羲远远的打起招呼,“玄德公,你看我编的铁胄如何?”
    李孟羲边走,炫耀似的,把手里的扎盔举起晃了晃。
    甲胄一词,甲是指铠甲,胄是头盔。
    李孟羲还没走近,就慌着和刘备打招呼。
    同样,刘备还没接铁胄,就显得惊讶无比,“呀!竟如此神速?”
    两个情商都高的人,沟通起来滴水不漏。
    秋夜微寒,篝火带来了一丝暖意。
    刘备关羽和李孟羲三人围着篝火坐定。
    那一顶编缀紧密编法考究的铁胄,刘备拿着翻来覆去里里外外看了很久,边看边口中啧啧有声。
    铁胄虽说小,却很厚实,入手颇沉。
    兵器铠甲这类金属物品东西,一般份量越重,质量就越好。
    刘备看完,转手关羽。
    关羽手很大,铁胄拿在手中,他像是在拿一个小皮球。
    把铁胄在手中轻抛了一下,“这胄眼熟,”关羽说道,“像是官军制式铁胄。
    十来年前,我送好友去从军,见官军屯长,戴的就是这种铁胄,有九分相似。”关羽用手摸着排列如鱼鳞一般整齐的甲片,点头说道。
    咦?关羽说,好友……
    “关将军,你竟然有朋友啊?”李孟羲一句话不经大脑,直接说出来了。
    李孟羲这话说完,关羽立刻白了他一眼。
    后世的俗话说,秦桧还有三个朋友呢。到底是多烂的人,才连一个朋友都没有。
    李孟羲的话的意思很像在质疑关羽到底有没有朋友,进而像是在质疑关羽人品。
    因此关羽能给李孟羲好脸色吗?
    好在关羽宽宏大量,不跟李孟羲计较,他自顾说着,“那年我十六,若不是家中老父尚在,我也和文远一并从军去了。不想转眼之间,近十年过去了。”
    时光飞逝,关羽不禁感慨。
    “文远?!”李孟羲坐直了身体,拔高了声音惊咦一声。
    关羽诧异,看了李孟羲一眼。
    “某好友,张辽,张文远,怎么,孟羲识得他?”
    “不认识!不认识!”李孟羲连推脱不认识。
    表面一脸平静,其实李孟羲心里震惊极了。
    张辽,张文远,竟然真跟关羽早就相识,且关系不浅。
    魏之五子良将之中,张辽为战绩最彪悍者。
    在原本但三国历史中,其阵斩塌顿,大破乌桓;合肥之战,威震江东。
    逍遥津一役,张辽后世称逍遥津战神,一战杀的东吴胆寒,提张辽之名,可止小儿啼哭。
    关羽提及昔日好友,因当年未能从军而抱憾,关羽叹息不已。在刘备面前,关羽如此慨叹,就相当于到了一个新公司,还对旧公司念念不忘。关羽如今已是刘备一军主将,还遗憾当年未能从军,就相当于到了一个新公司,却说要是上个公司不倒闭,我才不会来。
    要是心胸狭窄一点,喜欢多想,戒心比较强的人,比如曹操。若关羽是曹操步将,说不定曹操就因此会猜忌疏远了关羽。
    刘玄德毕竟不是曹操,且关羽是其义弟,而并非仅是部将。
    刘备不仅没有心怀芥蒂,反而好生出言安慰关羽,说未能少年从军,建功立业,蹉跎人生许久,当真是一大憾事。不过好在,今幸你我兄弟相逢,又正遇黄巾,正是英雄用武之地,昔日憾事,今可了解也。
    一番话,说的关羽笑逐颜开。
    意外的听到的有关张辽的消息,李孟羲心里跟猫抓一样,八卦之魂熊熊燃烧起来。
    “关将军,张辽是你同乡吗?你们两个谁厉害?他用刀的吗?你的是青龙偃月刀,他的是什么刀?”李孟羲像机关枪一样,一大串问题一溜烟问了出来。
    关羽和刘备不约而同的转头,诧异的看着李孟羲。
    “文远非是我同乡,我是河东解良,文远是雁门马邑人,不过我俩非是同乡,离得却不远。”关羽抬头上看,看着天空的星辰,似在追忆。
    “我二人常相较武艺,商讨兵法。孟羲你问,文远和我,武艺孰高孰低,”关羽摇头,“武艺兵法,文远皆远胜于我。”
    李孟羲愕然,“啊?”
    怎么可能嘛,关羽和张辽两人,带兵打仗谁高谁下还有的讨论,张辽最高光的时刻在逍遥津,关羽在水淹七军,一个威震东吴,一个威震华夏,两人皆是上将之才。
    可是要论武艺嘛,张辽怎么可能比得过关云长?
    李孟羲挠着头,狐疑无比的看着关羽,“将军没有哄我?将军之勇,已世间少有,怎有勇武远超将军之人?张辽张文远……他,他……怎么可能?”
    李孟羲追着不放,要一问究竟。
    不管李孟羲怎么问,关羽只是坚持说,张辽远胜于他。
    李孟羲就是不信,他就是觉得关羽在哄他玩儿。
    李孟羲虽然不懂武艺,可他懂三国啊。
    再问还是一样的回答,李孟羲纠结无比的抓挠着头发,不再问了。
    一旁,刘备看的暗笑不已。
    “张辽当真如此勇武?将军你没诓我?”李孟羲最后又问。
    “当真!”关羽正色,“我何曾诓骗过你?”
    说完,不等李孟羲作何感想,关羽看向刘备,两人相视一眼之后。
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……”两人心有灵犀一般,同时朗声大笑。
    这两人笑得莫名其妙,笑得李孟羲有些摸不着头脑了,为了避免自己尴尬,他只好陪着嘿嘿傻笑。
    其实李孟羲问关羽,他和张辽两人谁厉害,不管张辽武艺如何,关羽一定会说张辽厉害。
    哪怕关羽的好友是华雄,李孟羲问关羽他和华雄谁厉害,关羽一定也会说华雄之勇,远胜他自己。
    这不是虚伪,而是人情世故,和修养。
    现代社会的人,当面不说话,却喜欢背后说人坏话。
    东汉末年,士人皆以儒家道德操守来要求自己。
    虽张辽远在千里之外,关羽也绝不背后会说张辽一点坏话,不仅不说坏话,还尽可能的说了十二分好话。
    以关羽之自傲,他说张辽之勇,远胜于己,这不是十二分好话,是什么?
    此为修养。
    而人情世故是,儒家以谦逊为美德,以自负为劣行。
    就像考完试了,别人拉住问你,唉,小孩儿,你和你们班的张辽,你俩谁学习好啊?
    就算你学习比人家张辽好,好的不得了,成绩是张辽的两倍,而张辽那个傻蛋,门门不及格。但你能真的说,“张辽不行!我之成绩,远胜张辽也!”
    实话归实话,但能这样说吗?
    这么说,很无礼。
    应该这样说——
    “张辽学习比我好多了,他这次没发挥好,所以考的差了一点而已。”
    这才是一个三好学生一个祖国的花朵应该的说话方式。
    所以关羽说及张辽,说他勇武远胜于己;徐庶举荐诸葛孔明,说诸葛亮之才,十倍于己;诸葛亮举荐庞统,也说庞统之才,十倍于己。
    当真远胜?又当真十倍?
    纠结这一点毫无意义。
    东汉末年的社会风气,跟李孟羲所处的那个时代,差别太大了。
    李孟羲不懂其中关键,其实正常。
    刘备和关羽笑李孟羲,是善意的笑他而已。
    就像李孟羲装作一本正经的糊弄弟弟,弟弟一本正经的问,然后李孟羲装不下去了,忍不住笑了。

︾ ︾ ︾ ︾ ︾ ︾

==》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+ : 98YE.Com 《==

︽ ︽ ︽ ︽ ︽ ︽


打开《漫豆包: Mdb55.Com 》,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~~~

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
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,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、言情小说、玄幻小说、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
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,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###nilove.net ,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。
版权所有 © XinShu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