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三章 采购(三)

    犀角是很名贵的中药,但是具体可以干什么,李孟羲一点也不懂。
    叫了田卜,“拿着。”李孟羲直接把犀角连同盒子一块丢给了田卜。
    末了,李孟羲指着从车上把酒坛放下来的乡民们,“老叔,你们的板车卖不?”李孟羲看着简陋的板车,像是看到了金银一般,眼睛里冒着光。
    老人诧异了。连板车也要买的吗?
    有那么一瞬间,老人都以为刘备义军是穷的不能穷的穷鬼了,可是穷鬼军队不可能出手大方花钱如流水。
    纵然活过了超过六十年的漫长岁月,老人也没见过如此怪事。
    板车是重要农具,拉粮食什么的离不了板车,几乎是家家必备的生产工具。
    最终,李孟羲一下买了二十一辆板车,和两头黄牛,一头骡子,一头驴。
    到此,本来决定是稍做采买的,不想花了快九百贯钱了,拉来的满满一车沉甸甸的五铢钱,就剩不到十分之一。
    最后的最后,刘备笑问村里可有麦秸,或者是苎麻,如果有,也买一点。
    单看地上堆的一大堆钱,村里这次就发了笔狠财。
    听刘备说买麦秸这给别人别人都不要的玩意儿,老人不好意思再要钱。
    “孙儿,回去,找人拿叉把村里的麦秸都叉过来,给义军带走添把柴火。”老人很大气的把麦秸免费送了刘玄德,即看在钱的份上,也看在刘备的份上。
    于是,就见城寨墙上的人未动,一村老少拿着草叉叉着一团团麦秸叉了过来。
    很快就堆起了一个麦秸堆,然后又堆了一个麦秸堆。
    估计刘备要不说够了,村里的麦秸全得叉出来。
    十几个麦秸堆堆的高高的。
    前世要么烧煤要么烧气,收麦之后麦秸都没人要,但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,燃料很宝贵,农人们一年四季都得存柴火,树枝枯叶什么的,做饭需要用,冬天御寒也需要用。
    刘备还要了苎麻,苎麻虽然不是免费的,但也便宜的让李孟羲怀疑起了物价。
    乡民们用扁担担着苎麻捆,水桶粗的一大捆苎麻,三捆才一文钱,这还是刘备给提价之后的价格。
    东西太多了,凭借李孟羲几个人,断然拿不玩东西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正缓慢行进的队伍突然被停下,几个哨骑从队伍一旁掠过,马上骑兵边催马疾驰边口中呼喊,“将军有令,编得草履者,赏粮!”
    “将军有令,编得草履者,赏粮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传达命令的哨骑从队伍后边一直跑到前边,把命令传达至民夫营全营。
    前几日说,编大筐可以换粮,有手快的人连日连夜的编,编好筐并且已经换到粮了。
    效果是立竿见影的,前几日通令全军,可以用筐换粮,此举颇有当年商鞅徙木立信之效。
    只此一令,让民夫营众多前黄巾俘虏,今民夫营民夫们,对军令深信不疑。
    军令说草鞋可换粮,那就一定可以换粮。
    民夫们迫不及待的想编草鞋换粮食,可是哪里去找编鞋的东西。
    正当停在路上的民夫们交头接耳的说着话,突然军令又下,说是让民夫营男丁去拿麦秸。
    一听有麦秸拿,民夫跟炸营了人疯跑着跟着领路骑兵去了。
    于是,李孟羲愕然无比的看着呼啦一大片人来了,那么大的十几堆数人高的麦秸垛,被民夫抢着拿,一人抱一捧,麦秸堆如同消融的冰雪一样,快速弱小,不一会儿就被人抱得干干净净,连地上掉的麦秸也有人捡干净了。
    民夫们的生产潜力是李孟羲策划着激发出来的,民夫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李孟羲调动起来的,李孟羲反而惊讶到了。
    一万人的大军,再大的麦秸堆也不够抱的。
    抱到了麦秸的民夫回去编草鞋去了,来晚的人一看麦秸被抱完了,垂头丧气的,只恨自己没能跑快一点。
    临时的补给到此也就接近了尾声。
    刘备和老者抱拳告别,乡勇们拉着从村子里采购的板车,车上装着木工用具,苎麻,近百坛酒水,以及镰刀柴刀铡刀等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    老人目送众人离开,直到视线里没了人影。
    “爷爷,好多钱!”老人的孙子指着堆在地上堆的一大堆一串串用麻绳串起来的五铢钱,喜不自胜。
    “嗯。”老人点了点头,看都不看铜钱一眼,“拉回去吧。”老人比自己的孙子沉稳多了。
    刘备等人已经走了,老人望着远处,依然出神。
    这支义军做事公道,尤其是为首之人,很是仁义,还有那个八九岁的少年,行事沉稳不输大人,很让人侧目。
    来自涿郡,这到底是谁人的义军,老者后悔忘了问一句了。
    再说李孟羲和刘备带着采购的物资往回赶,和大军汇合。
    一路上,李孟羲抱怨刘备,问为何不肯买马呢。
    “吁。”刘备勒马道旁,特意停下跟李孟羲解释。
    “孟羲,你即熟通军略,那你说说,若只有三五匹马,你会如何用?”刘备问了李孟羲一个奇怪的问题。
    “……只有三五匹马的话,哨骑一两匹,主将一两匹,剩下的一两匹用作传令之用。”李孟羲挠头回答到。
    “是矣。那村寨只有马匹三五匹,有这三五匹马,可派斥候巡视村寨四周,若有贼兵至,斥候见有贼兵可立回村寨,使村寨有备,不为敌军若趁。
    若是贼兵攻寨甚急,有三五匹马,也可遣人四方求援,以活全寨老幼。
    这三五匹马,非仅是三五匹马,而关乎全寨安危。
    孟羲你说花钱买马,是,我军钱财不缺。若当时提了买马之事,彼惧我大军之威,会把马匹卖我。
    我军得马,一走了之,怎可确保此地无虞?
    若我军走后,贼兵再至,彼时此村寨无有匹马,无有斥候,无有可离村求援之骑,其不危难?”
    “孟羲啊,”刘备语重心长,“马匹买来,于我军不过多了三五骑,于彼村寨,却干系生死。故,我军虽有钱财,不可买其马也。
    君子,不当夺人器也。”
    刘备一席话,让李孟羲大为震惊。
    李孟羲见了马匹,只顾着想买马,却未曾这么考虑,未曾站在对方角度考虑。
    萍水相逢,刘备能如此为对方考量,让李孟羲叹服。
    君子,不夺人之器。
    李孟羲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,在某个印第安人的部落,部落里很贫穷,游客们旅游时到达了那里,发现部落里一个人老人在吹一个奇特的乐器逗孩子们开心。
    游客很喜欢奇怪的乐器,想把乐器高价买回来,但是导游严厉制止了游客的行为。
    因为游客买走了乐器,等于剥夺了孩子们仅有的快乐。
    当时看故事,总觉太圣母。
    如今再看刘备,刘备一样有点太那什么了。
    刘备一个古代人,道德高度让李孟羲自愧不如。
    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多谢玄德公提点,孟羲受教。”李孟羲发自内心的感谢到。
    刘备脸上浮现了笑意,并不多言,“驾。”刘备一踢马腹,催着马匹继续赶路。
    以人为镜,可知得失也。
    这已是李孟羲不知第几次被刘备批评了。
    在李孟羲自学兵书战策,军事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,他的为人处世能力也在刘备的教导指点下,慢慢成长。
    临时补充了物资,收获是巨大的,单单板车一下就买了二十二辆。
    对于新增板车的分配,李孟羲是这样分配的,首先,给军医田卜分配一辆,让田卜用来放水瓮,放药材,还有包扎用的布匹啊什么的,当做一个移动的医疗基地。

︾ ︾ ︾ ︾ ︾ ︾

==》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+ : 98YE.Com 《==

︽ ︽ ︽ ︽ ︽ ︽


打开《漫豆包: Mdb55.Com 》,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~~~

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
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,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、言情小说、玄幻小说、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
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,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###nilove.net ,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。
版权所有 © XinShu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