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一章 黄巾阻路

    只是做纺车而已,看弄的热血沸腾干啥嘛。
    李孟羲特意交待,纺车得做小小的,能以放在车上,人还能在车上纺布为最佳,大了可不行。
    要是做的大了,还不如不做呢。
    一听这话,老木匠嘿嘿一笑,拍着胸膛说,大的不好做,小的还能不好做了吗。
    成,既然有人会做木匠,纺车就不成问题了,既然纺车不成问题,粗麻布就不成问题,既然粗麻布不成问题,宽背带就不成问题,既然宽背带不成问题,携行具也不成问题。
    这他喵的一整条科技树给点出来了,一条小小的手工生产线也即将建立起来了。
    纺车比板车难做,年长木匠说,最迟七八天,能不能做好就有结果了,要是实在做不好,就得另请高明了。
    纺车的制作技术,不至于复杂到这么多木匠全不会做,而是好多木匠没做过。
    没做过的原因是,一架纺车,能传几代人呢,因此需求少的可怜。
    纺车大概七八天后能做好,到时开始纺制粗麻布,需要麻线,这是绣娘柳氏告诉李孟羲的。
    把麻变成麻线,不知需要多久,何不趁现在,就找人纺线呢?
    等纺车做好,线也有了,可直接织布。
    曾经华罗庚先生说过统筹时间的方法,比如洗衣服的时候,可以同时打扫卫生,或是饭正煮着,可以织一会儿毛衣。用统筹的方法,合理安排时间,可大大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。
    李孟羲如今早忘了自己统筹时间的的方法是什么了,但有句话,知识就是当你把书本全忘了,然后剩下的东西。
    前世接受过远超这个时代的先进教育,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,李孟羲不经意会显露出不凡的能力。
    一车半生麻还在辎重营,得找空把麻分出去,就像让民夫编筐或者编草鞋那样,用一丢丢粮食,就能把麻全分出去,并且让民夫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,少少的一些粮食就可以取得如此好的效果,性价比高了去了。
    把麻分出去简单,现在李孟羲和刘备已取信于民夫,只要分麻,民夫肯定踊跃,问题是定价。
    李孟羲不知道把生麻变成麻线的生产效率和劳动强度是多大,不好定价。
    这事还得刘备亲自来,毕竟刘备来自底层,诸如纺麻这些事,刘备比李孟羲清楚。
    按李孟羲所想,赏粮的多少,应该跟生产效率和劳动强度挂钩,李孟羲认为最合适的是,三天的时间,赏的粮够吃一顿饱饭,即一斤粮食,此为最低标准。
    三天的工时赏一斤粮,即如果编一一个大篓子,要耗时六天,那从民夫手里收大篓子,一个篓子定价应该是两斤粮。
    如果编一个大篓子平均耗时是九天,那平均收购价就应该是三斤粮。
    三天能多吃上一顿饱饭,这个量恰恰好,耗粮很少的同时,又很让人有盼头。
    有空就可以让刘备把一车多麻分出去了,李孟羲抬头看了看天色,等晚上再谈。
    携行具框架,还有袋子,都不成大问题,而编篓的老人此时也终于把篓子做好了,李孟羲来木匠营的车队,老人正好把篓子拿给李孟羲看。
    篓子虽说只是用树枝编的,但看的出来,老人编的极用心,篓子外边光滑,树枝的节都在里边支愣着,在外边看不到一个节。
    篓子很大,差不多跟李孟羲一样高,形状也是李孟羲说的方形的篓子,这么大的篓子,肯定能放得下两双被子。
    李孟羲抱着篓子险些有些抱不动,太沉了。
    “这……得有多少斤重?”李孟羲诧异。
    “足足十三斤重。”驼背老人背着手,看着李孟羲乐呵呵的说着,“老儿我编的这篓子,少说能用个七八年。”
    老人对自己的编篓手艺极为满意。
    可李孟羲都愣了,编篓是为了做携行具来着,越轻越好,编的能用七八年,编的这么密,这么结实干嘛?
    看老人好不容易编好了这么漂亮的一个篓子,李孟羲不好打击老人的积极性,只好好好的夸了老人一番。
    只夸的老人眉开眼笑,张着没牙的嘴巴直乐呵。
    末了,李孟羲很自然的转过话题,问老人家还是这么大的篓子,能不能五斤,甚至四斤就给编出来?
    李孟羲故意用了激将法,“我可知道,篓编的密编的结实是一种本事,编的轻如麦秸,可是更高的本事。不知老人家,重篓编得,轻篓是否编得?”
    都说老人会跟小孩子一样,有着和小孩子一样的心性,争强好胜,老人家被李孟羲这么一激,反而被勾起了斗志,“甭说五斤了,四斤老儿我也编的出来!”
    “还是这么大?”李孟羲问。
    “还是这么大!”老人回答。
    “还算结实?”李孟羲又问。
    “结实!”老人很肯定的答复。
    “那好,就辛苦长者了。四斤的篓,能编多轻就编多轻,还有一点,老人家能不能把茬给编在外边,顺溜的留在里边?”
    “好说!”老人乐呵呵的笑了。
    驼背老人,是目前李孟羲遇到的,技艺最精湛的人。
    现在携行具已经改进好几版了,即将成型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此时,自文安县向南,行军已有十一日,行军近三百里地,哨骑终于来报,前遇敌踪。
    义军目标明确,没在冀州境内逗留多久,一路南下,如今已至魏郡。
    前锋哨骑张飞所部,行至一山,名曰青云山,此山绵延几十里,为冀州以南屏障。
    不知何部黄巾,屯兵山上,扼守险要,阻断义军去路。
    哨骑有限,大路四通八达,只能挑有限的路走,于是就撞到了此地。
    不巧的是,此地有黄巾阻路,正好碰上;巧的是,此地有黄巾阻路,正好碰上。
    张飞领哨骑回赶,最先见到的是前锋关羽部。
    军情突至,关羽立刻下令麾下士卒原地停下。
    张飞见了关羽和其部下几百士卒,顿时大喜,要关羽领军,前去杀他一阵再说。
    关羽抬头,一看天色,绝无贸然率军前进的打算。
    “翼德,敌军离此地还有多远。”
    “三四十里。”张飞答到。

︾ ︾ ︾ ︾ ︾ ︾

==》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+ : 98YE.Com 《==

︽ ︽ ︽ ︽ ︽ ︽


打开《漫豆包: Mdb55.Com 》,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~~~

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
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,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、言情小说、玄幻小说、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
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,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###nilove.net ,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。
版权所有 © XinShu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