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一章 可教学之用的偏厢车

    已经学了好几个字的小朋友,哪怕以前没学过字,现在也知道怎么照着画笔划了。
    李孟羲找的这个树杈很经典,或许是因为,【木】字形的树杈,是最常见的,所以,远古时期,木这个代表树木的字才会是这样的形状。
    小孩子们照着树杈,在地上画,李孟羲走下来看。
    在李孟羲走下来看小朋友们写字的时候,刘备自顾离开了。
    李孟羲在这里教小朋友们写字挺好的,讨回渔具,跟云长前去便足够了。
    李孟羲走到下面观察小朋友写的字,一看,发现了问题。
    字体没啥大问题,虽然小朋友们还不知道笔划的概念,写的横不平竖不直的,但【木】字的形状写出来了。
    问题出在地上,和写字工具上,小朋友们坐在地上,写字的空地,就前边那么一点地方,地上画了口,曰,日,几个字之后,就没空地了。
    再写木的时候,只能写在边边角角。
    或者,直接覆盖在原来的字迹上。
    或者有的小孩子见没地方写了,就不写了。
    其次就是笔的问题了,小朋友的笔是一根根柴棍,并不结实,没在地上画几下呢,就断了,无笔可用了。
    教小朋友们写字,是李孟羲认为很有意义的事,准备长久实行,小朋友们没有书写工具,得想办法解决。
    笔墨纸砚,按义军现在的条件,没办法弄来的。
    甚至于,很可能日后有了稳定的地盘,笔墨纸砚也不太可能供应小朋友们使用。
    汉代造纸技术刚成熟,造纸术未发展到工艺顶峰,产量有限,价格也比较贵。
    哪怕一天只给小朋友发一张练字的纸,就不会一笔小数目。
    那么,军中现在的条件,有什么办法给小朋友们弄些写字的工具呢?
    毛笔之类的软笔没办法,只能用硬笔。
    硬笔很简单,木工营那么多木匠呢,筷子都能做,做二分之一筷子长度的小木棍,就可以当硬笔来用。
    而且,如果再用上兵法上的攻心之术,即心理战术。
    可以让木匠们,稍微把小木棍做的漂亮一点,让小孩子们哪怕不喜欢写字呢,看见漂亮的木棍笔,就想拿着画两下。
    小朋友拿着东西都不知道危险,虽然是硬笔,但是,不能像铅笔那样,做的太尖了,容易伤到人。
    可以把笔,做的秃一点,就安全了。
    笔有了,写字的纸,李孟羲也想起来该怎么弄了。
    想起《英雄》这部电影,秦军攻城,城中赵国人在箭雨中写字,镜头就是,身着红衣的赵国人,手拿芦苇杆,在铺平的沙子上写字。
    可以照搬之。
    让木工营,做一些小小的盛放沙子的方木盘,木盘不用太大,对小朋友来说,大了不好用,小了不能放在膝盖上,也不好用。
    大致,应该四十公分长左右的木盘就可以了。
    盛沙的木盘深浅的话,应该一个指节,两三厘米深就够了。
    然后,应该还给每个小朋友配发一块“橡皮”,即,写完字,用来把沙子上的字迹抹平的木板。
    如此,有笔,有沙盘,有抹平沙子的工具,写字的工具齐全了。
    李孟羲看了一眼本来只二十来个的小朋友,然后被各自的家长塞过来,最后所有小朋友都挤过来,乌泱泱一大片小朋友。
    李孟羲自感力有所不能及。
    虽然上过学,上学的时间还不短,但是,李孟羲没有学过如何去教学。
    小孩子百十多人,哪怕再好的老师,精力有限,也没办法教这么多人的。
    分开教?
    先不说把小孩子们分开,管理好不好管理,家长们又愿不愿意听,再说,现在是行军,能教小朋友的时间,就傍晚扎营到晚上这会儿,时间顶多不到一个时辰。
    每天只有这么点时间,本来就少,再轮换着来教,小朋友四五天才学一个字,李孟羲觉得,太慢。
    又或者,只教部分小孩子,其他人不教了?
    当李孟羲一眼看过去,看着周围围的水泄不通的大人们,大人们都是一脸的敬佩,和希望李孟羲多教教自家孩子,大人们满脸希冀,并且后边来的大人们,想偷偷把后边自己的孩子,往前边放一点。
    总有一些孩子怯场,不敢往前挤,这时,大人的巴掌噼里啪啦的就下去了。
    见此种种,哪里忍心只教一部分人,而弃其他孩子于不顾。
    所有人都教,不放弃任何一个人。
    既然一个人力有未逮,那就,找足够的教书先生。
    军中不会缺识字的人。
    玩笑呢,万余的人大军,如果连一百个识字的人都找不出来,那汉代识字率尚不到百分之一。
    在纸张发明的国度,拥有着古代最高的识字率,显然识字率不会低到百分之一那么少。
    军中要找教书先生,不是问题。
    打定主意,就按二十个小孩子一个老师,百余小朋友,还需要老师十几个。
    除了师资力量,让李孟羲为难的,还有一事。
    行军途中,啥事都干不了,大好时光全浪费了。
    如果,能把白天的时间全利用起来,全部用来教小朋友,岂不是就等于,等半年后讨伐黄巾结束,军中的小朋友们等于是已经全日制学习学了一个学期了。
    一个学期,再怎么着,也能学百十个字吧,学会几十首儿诗的吧。
    事有可为之处。
    如何在白天行军之时的时间利用起来,用来教小孩子们学习呢,李孟羲想到的还是板车。
    一个板车,虽说,拉不了太多人,但是,一个车上拉一个教书先生,再拉七八个小朋友,小班授课,一教一天,读书声朗朗的盛况,想想都让人开心。
    到时,负责教书的先生,还需要一个黑板,用于在上面写字。
    车上颠簸不已,或许,可以直接把黑板,钉在车上,比如,钉在车子一边……
    (偏厢车……)李孟羲眼睛亮了。
    他突然想到了,一边车板很高的偏厢车,高出的车板很适合用来当黑板的。
    本来,偏厢车阵是李孟羲想到能用来组成车阵对抗骑兵的利器,可因为偏厢车制作起来,比较麻烦,不得已,此计划滞后。

︾ ︾ ︾ ︾ ︾ ︾

==》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+ : 98YE.Com 《==

︽ ︽ ︽ ︽ ︽ ︽


打开《漫豆包: Mdb55.Com 》,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~~~

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
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,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、言情小说、玄幻小说、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
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,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###nilove.net ,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。
版权所有 © XinShu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-2